|
您的位置:首页 > 会理石榴 > 会理石榴 |
恢复重建促发展 会理石榴别样红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张义 本报记者 王云
2008年8月30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让会理县遭受了巨大损失。震后两年来,会理县积极应对“8·30”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坚持一手抓恢复重建,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2008年,全县GDP87.56亿元;2009年,全县GDP突破了百亿元大关,达102.81亿元,增幅达20.1%;仅今年上半年,GDP就达到了60.6亿元,同比增长23.8%。GDP增速连续30个月位居全州第一。
做响品牌 八方客商纷至沓来
“今天与中信集团红河公司签订了1600吨石榴销售合同。”8月2日,在会理县召开的石榴供货洽谈会上,崃龙村石榴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安祥高兴地说,“果子还在树上,钱就装到包包头了。”
今年,会理县种植石榴24.38万亩,预计产量达24万吨以上。8月10日,会理石榴早熟区正式开园采摘。
会理以石榴果品品质优、产量高、种植规模大而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石榴第一县”。“会理石榴”证明商标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
两年前的地震让会理的石榴产业遭受了严重损失。震后,会理县迅速投入产业恢复,采取了有力措施做响品牌。
“今年菜子园石榴卖到10元一公斤!”走进会理,到处是果农喜悦的笑脸。当前,正值石榴销售旺季,“会理石榴一条街”热闹非凡,全国300多家石榴果品公司云集会理。
“2008年我们只销了80吨会理石榴,但去年销售了300吨。”杭州果品集团有限公司销售副总经理恽伟军兴致勃勃地说,“会理石榴的品牌比较响亮,销售形势很好,今年我们已经签订了3万吨的石榴购销合同。”
“六个高效” 推动工业集约发展
8月5日13点25分,一股1200℃高温的铜流冲入阳极炉排放槽,流进匀速转动的圆盘浇铸机中,经过冷却、翻模、打磨,四川最大的铜冶炼企业昆鹏铜业第一块阳极板问世。这刷新了川内无阳极板生产线的历史,标志着四川有色冶炼又上新台阶。
“8·30”地震,会理工业企业受到巨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1.312亿元。“做大产业集群、做优园区环境、做强企业集团,以工业强县为主导,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凉山州委常委、会理县委书记胡坤信心十足地说。
会理县以省级有色、县级特色两大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资源高效整合、产业链高效整合、招商引资高效拓展、要素聚集高效保障、经营管理高效运作、协调服务高效到位“六个高效”,增强园区企业集中度、投资强度,提高投入与产出比,走集约聚集发展之路。
2010年5月,会理县被评为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并获“最具投资潜力城市”殊荣。
恢复重建 村民住进了新房子
8月20日,会理县黎溪镇绿州村,正在新家中逗着出生不久的外孙玩耍的李金泉老两口说起现在的生活笑逐颜开,“我们这个组53户人有50户都统规统建在这儿,这个房子很漂亮,住得舒服啊。”
“房子周围栽满了绿化树,大门外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我们这儿的居住环境像城里一样啰!”关河乡田房村的村民们对眼下的生活很满足。
漫步在会理重灾区黎溪镇锁水村“8·30”地震广场,三角梅竞相开放,许多村民在广场一侧的漂亮长廊上休闲纳凉。
灾后的残垣破壁,如今变成了崭新的民居。“地震后,国家不仅为我们修了新房,联系我们村的县国土局还为我买了电视……”说起现在的生活,会理县地震重灾地金雨乡阿拉村的代国兰老人很开心。
|
|
上一条信息:我县召开现代石榴产业工作会 | 下一条信息:会理石榴上市前夕 走进铜矿村拍万亩石榴基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