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首届国际石榴节 |
2008年9月,“ 8•30”地震的第3天,记者来到了会理,奔波在金沙江边的绿水、黎洪等地震重灾区,走村进户,看到的是倒塌的房屋,撕裂的山体,毁坏的庄稼,还有那些蓝色的帐篷和拼命从危房里抢救财物的救援队……
2008年11月,记者来到会理,穿行在建设中的会皎路上,炎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山是烫的,石头是烫的,水是烫的,更滚烫的是建设者的汗水。挖掘机啃噬着山体,运输车在烟尘中穿梭,风钻在峡谷中吼叫,会皎路在向江边延伸……
2009年3月,记者来到会理。正是攀枝花怒放的季节,会理县城市化进程代表建筑群之一,第一个大型城市房地产项目“春天花园小区 ”已经有住户了;而在“8•30”地震重灾区的河漂村,村民则远远地指着盛开的攀枝花说,树下面就是我们的新家!
新家,是一栋栋漂亮的小楼!
信心比金子还重要
陪同我们采访的是会理县经济局的副局长王银国。刚刚到任不久的他此前是一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在我们去艾莎矿业采访的路上,王银国一边抱歉正在施工的道路太难走,一边又告诉我们,等这条路修好了,今年沿线的厂矿就好过了,下半年我们工业口还要指望这些厂矿呢。
王银国对今年会理工业信心满满的。
其实,不止是王银国。在我们很多的采访对象中,都对金融危机下的会理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金天艾莎矿业是一个铜矿。董事长刘毅利回忆起去年铜价的大起落仍然惊心动魄——10月份,不到一个月,铜价就从6万多元一吨直线跳水,跌到每吨不到3万元。看到这样的价格大跌,还真是受不了。
现在,刘毅利坐在我们对面已经很泰然。对于艾莎的2009年,他还是很有信心。
“咋个会没有信心呢?从中央到省州县,一系列政策首先就给我们建立起了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的政策环境。你看,刚才王银国副局长不是在向我要技改项目吗?这些都是国家无偿投入的。另外,不管金融危机何时会见底,怎样见底,对我们会理来说,加快发展是根本的格局,这是和金融危机并行的大气候。还有,危机与机遇并存,就看你怎样去抓机遇了。”
作为发展信心的具体表现,记者采访的艾莎矿业、秀水河矿业,都无一例外地加大了技术改造的投入,在这个市场低迷的时期,动辄数千万元的技术改造投入,没有发展的信心作为支撑是难以拍板的。
信心比金子更重要,这可能是我们在遭遇的金融危机后讲得最多的话。这句话在3月底会理的几组发展数据上得到了印证——
1—3月,全县预计实现GDP22.5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5.2亿元,同比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12.8亿元,同比增长25%;第三产业实现4.5亿元,同比增长12%。
截至3月26日,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28434万元,增长11%;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622万元,增长17%。
我们看到,除第一产业因为生产的季节性因素的外,其他所有的经济指标都呈现2位数的增长。而伴随着这个数据有两条小消息值得关注,一是投资300万元、建筑面积2696.55平方米的会理县人民医院新内科大楼正式投入使用。二是会理县农业局确定中厂乡为农业综合开发结合抗震救灾打造沿江亚热作物经济示范区项目规划点,该项目综合治理土地6000亩,改土1000亩,修建沟渠11公里。
这两条消息,一条关系到民生,一条关系到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这两条消息可以理解为对会理一季度发展内涵的解读。
方法总比困难要多
“价格下跌堆头补”、“增速下行投资补”、 “企业下滑产业补”、“效益下降政企互补 ”。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好记、好用、好理解。作为一个资源性经济大县,2008年,遭遇到了地震灾害和金融危机的叠加困难,怎样破解这些叠加困难成为2009年会理经济是不是能够实现加快发展的关键。
3月,投资10多亿元的昆鹏铜业10万吨阳极铜工程建设工地热火朝天,这是会理的重点工程。这里的场面,丝毫感受不到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施工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工程预计今年10月底建成,这将是凉山本土第一个百亿级企业。
这就是“增速下滑投资补”。
同样是在艾莎铜业。这个矿停止了低品位矿石的采选,把生产力量放在了高品位矿石生产上。这样,通过品位的提升,产量的提高保障了企业效益。
这就是“价格下跌堆头补”。
从基层到决策层,从务实到务虚,会理县在金融危机面前已经游刃应对。这众多的应对方法中,有一个方法特别醒目——银企联合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最大的影响是企业资金流的萎缩甚至断流。会理县解决的方法是切实进行政府融资平台建设。
还在2006年,会理县就针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对资金的需要成立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这个公司主要进行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融资、咨询、投资、对土地储备中心的土地依法进行管理、办理银行授信业务和融资业务等。
2008年,当金融危机到来时,会理又成立了会理县国有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为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施方案中政府重点投资工程项目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为恢复重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企业中经济效益好、信用程度高、成长性强的项目提供适当的流动资金担保服务;为县内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经济合同履约担保等。
2009年春天,这一始于2006年,完善于2008年的方法开始在应对今天的金融危机中显效。
战略在春天萌动发芽
回头再看会理的四个补——
“价格下跌堆头补”——抓总投资40亿元以上的10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
“增速下行投资补”——突出抓好现代烟草农业、特色石榴产业建设,统筹推进“10+3”产业发展;
“企业下滑产业补 ”——深入贯彻国家、省州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各项政策,继续执行县委、县政府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6条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实现“效益下降政企互补 ”。
破解金融危机的“四个补”的具体实践都和会理的发展战略紧密相连。
3月16日,在会理县城的一家普通茶庄里,一群人聚在了一起,他们谈论的话题是今年的会理国际石榴节。这些都来自会理县的石榴主产乡的村民。他们最大的“官”是村组领导。其余的就是石榴大户了。
杨家坝乡崃龙村支部书记黄安祥最遗憾的事情是到现在会理运出国的石榴还没有崃龙村的。所以,他们专门包了一辆车来取经,想在今年中国会理首届国际石榴节展销会上把自己的石榴送出国。
会理首届国际石榴节展销会是会理县今年经济工作的重头戏。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首届国际石榴节要实现“三大目标”,一是要通过石榴节夯实营造会理的城市建设基础、统筹城乡发展格局、旅游产业发展等7个发展基础;二是要提升会理产业发展水平,把会理打造成为世界石榴中心;三是要让会理走出四川,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这是一个战略构想,而这个构想的实践落地,除了各个节点工程全力推进外,也包括了在这个春天里,一群村组干部、石榴大户的热烈讨论和他们各自己打算。
重建百亿元投资工程计划;农民收入倍增工程计划;工业百亿元级强县工程计划;八大民生工程计划;改革开放八个平台工程计划城乡统筹五个集中工程计划。这是会理2009年工作的重心。所有这些战略层面的规划,都如那些村组长和石榴大户落实石榴节一样,在3月的春天里已经开始落地、萌动、发芽!
(凉山日报 罗 淙)
|
|
上一条信息:会理县体育场馆建设进入冲刺阶段 | 下一条信息:会理县石榴产业工作会召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