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首页会理简介会理石榴石榴资讯协会资讯专题报道影视视觉政策法规
!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首届国际石榴节
会理县铜矿村:老典型的新鲜事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15-07-08   信息来源:会理石榴网
 
   
   一个生态恶化、土地贫瘠、水源奇缺的穷山村,他们“修塘堰、建水窖向天要水;栽石榴、种烤烟问地拿钱”,近30年,该村石榴种植面积达到11680亩,总植株70余万株,到2008年,石榴总产量达到526万公斤,实现产值1578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800元。这就是中国石榴第一县——会理县铜矿村。 

   
   铜矿村通过种植适宜作物,经石榴专业合作社对內联合种植户,对外联系市场,把产业做大做强,使该村农业走上了“粮食、畜牧打基础;石榴、烤烟作支柱”的山区特色农业经济发展之路。产业有了规模,产品石榴专业合作社,闯进了全国东南西北各城市,还出口创汇,尽最大可能促进了石榴产业循环协调发展,让果农利益得到了最大化。这就是会理县铜矿村石榴专业合作社的新鲜事。 
   
 
                  小果子做成大产业 
   
   
   铜矿村位于会理县鹿厂镇东南端,距县城27公里,距国道108线12公里。全村幅员面积8.3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1076人。过去的铜矿村村民在传统农耕生产模式下一代一代生活着,他们“喝雨水、吃杂粮;穿粗衣、住草房”,就这样一天天过着,一年年熬着。遇到天灾人祸,更难抵挡。1963年至1968年间,这里还发生过人与狼争水喝的惊心动魄事件和大量村民举家外逃的悲惨事件;也“有女不嫁穷山沟,男儿长大更难留”的谚语代代相传。正是这种艰难,磨炼出铜矿村人的一股狠劲和拼劲;激发出“挑战自我,奋发上进”的创业精神。 
   
   改革开放30年来,铜矿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铜矿村人发奋了。在各级政府、农业局的指导下,村两委利用山区地利优势,治山治水变观念,大胆调整产业结构,提出“以短养长,短中长结合起步,最终实现依长致富”的发展思路。实施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生态修复战略和改善人居环境条件的综合建设规划,充分利用本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石榴产业,建设出一个“山山有石榴,户户奔小康”的石榴产业村,在大西南的边远山区树起了一面“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鲜明旗帜,带动了会理石榴产业的迅猛发展,铜矿村人终于实现了自己理想的第一步。 
   
   2006、2007两年,铜矿村人送石榴样品到农业部农产品检验测试中心(成都)检测,铜矿村石榴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NY/T844-2004(绿色食品.温带水果)标准。2008年,铜矿村石榴顺利通过了国家进出口商品检检疫局(攀枝花局)的检验备案,成为四川境内石榴的第一个取得出口资格的基地。 
   
   依靠石榴产业的发展,铜矿村农民开始走上了富裕之路。村民的住房变了,大瓦房取代了茅草房,而且小洋房正在取代大瓦房;一条条公路和机耕道交织成致富网;一座座小水库、一个个小水窖、一根根输水管汇集成保收脉;学校翻新了;医院完善了;宽带网进村了;山村的夜晚变了;摩托车、汽车也开始走进了农民家庭…… 
   
   
                 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户闯市场 
   
   
   产业形成了,可是究竟怎样才能有效抗御市场风险、实现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进而实现石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稳定农民增收?这一连串的现实问题摆在了铜矿村村两委和村民的面前。 
   
   在“支部加协会,农民得实惠”的指导思想下,铜矿村率先成立了“石榴产业协会”,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完善了相关法律手续,组织果农实施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使石榴品质大幅度提高。 
   
   当时的“协会”只是一个普通的社会团体组织,单靠微薄的会员费收入根本不可能具备实际经营规模,往往在商机面前总是显得无能为力。特别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利益的驱使性已经远远超越了农村简单的带动性和约束性,更使得本来就不可同日而语的“社团组织”与“经济实体”出现了天壤之别。”协会”大多只作些技术和管理、信息提供等简单事宜。 
 
 

 
   经过对《农村专业合作社法》较长时间的学习、宣传发动,该协会于2009年初在会理县工商局申请注册了会理县铜矿村石榴专业合作社,所有社员都是协会的会员。从此,协会、合作社各司其职,各显其能。协会专门从事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为合作社当好参谋,重点解决石榴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点问题;合作社重点从事生产资料的采购、供给和产品的营销工作,按照“平等自愿、风险共担、按股分红、依法经营”的原则实施民主管理,科学经营。 
   
   现在铜矿村石榴专业合作社正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社员里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优秀专家1人;中级技术员2人;优秀大学生1人;具有多年石榴营销经验的人才5人。 
   
   现在铜矿村部分石榴已完全符合国家NY/T844-2004(绿色食品.温带水果)标准,经上海圳海国际贸易公司转口中东及欧洲部分市场的近400吨鲜果未出现丝毫问题,而且获得好评,形成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 
   
   2009年,合作社与好医生药业集团旗下的会理果果果业公司达成了优价供应优质原料果和商品果的合作协议;合作社内的营销人员与各大市场新老客户的联系已经开始;目前,协会正在帮助合作社编制《绿色石榴生产技术规程》、《合作社青皮软籽石榴鲜果标准》,协会专家为合作社编写的《石榴标准化管理二十四节气歌》已被部分村民当作快板词广为流传,使村民的管理水平飞速提高。 
   
   铜矿村石榴专业合作社下一步工作是筹划有机石榴基地的建设与认证工作。“让铜矿村石榴走向世界,让世界借着铜矿村石榴了解铜矿村人、了解中国农民”是铜矿村石榴专业合作社的理想和责任。 
   
   据了解,2009年,铜矿村石榴专业合作社将生产石榴鲜果600万公斤,实现总产值18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7580元,将更加实实在在地发挥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更大的经营优势。 
   (文/张崇宁 . 图/唐有吉) 
 
上一条信息:会理县体育场馆建设进入冲刺阶段
下一条信息:中国会理首届国际石榴节石榴仙子选拔赛启事